图表 生命科学 医疗器械
表5:CCD 和 CMOS 技术对比
医疗器械行业深度分析:从技术角度深度剖析国内医用内窥镜行业投资-安信证券 查看原文

CCD 向 CMOS 迭代的技术革新带来新一轮洗牌和格局重塑。CCD图像传感器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长期由少数日系厂家主导,曾是“卡脖子”技术之一。但随着 CMOS 传感器的替代,国内厂商在自主研发高端软性和硬性内窥镜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。回顾国内 CMOS 的发展历程,韦尔股份在 2019 年时收购了豪威科技,率先进行了产业链整合,随后澳华推出的 AQ-200、开立推出的 HD-550 内镜系统以及新光维的 4K 超高清内窥镜摄像系统,均采用了 CMOS 传感器。国内 CMOS 工业供应链正在不断完善,且随着国产厂商加大对 CMOS 图像处理技术的投入,其使用性能及产品覆盖率也在不断接近甚至超越 CCD。CMOS 也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国产内镜厂商对CCD 的首选替代。

图片属性
行业分类:生命科学 | 医疗器械 发布日期:2024-04-22 图片格式:PNG 浏览量:24 下载图片
推荐图表
相关图表
表9:迈瑞医疗内窥镜产品注册情况
表6:主要电子染色技术对比
表7:硬镜整机系统性能对比
表8:迈瑞医疗硬镜系统
表3:硬镜和软镜参数对比
表2:电子和光学内窥镜参数对比
表17:澳华内镜项目储备
表18:开立医疗项目储备
表19:国内已上市的部分功能内窥镜技术布局
表1:医用内窥镜应用场景
表14:开立医疗代表性内镜系统产品
表15:软镜设备参数对比
表16:不同分辨率镜体对比
表11:海泰新光硬镜相关产品获批情况
表12:海泰新光内窥镜在研管线
表13:澳华内镜代表性内镜系统产品
图9.医用内窥镜核心技术
表10:海泰新光荧光内窥镜产品的荧光性能指标情况
图7.电子内窥镜结构拆分
图8.医用内窥镜主要构成部分
图5.电子软镜系统组成部分
图3.2020 年中国硬镜各科室使用情况
图1.医用内窥镜发展历程
微信